重陽1  

 農曆的九月九日,因日月皆值陽數,所以叫做重陽。也叫重九,重節、上九。

漢俗在此日飲菊花酒,祓除不詳,於是又叫做「秋祓」。

西晉陶潛喜歡在重九賞菊,因此也有人呼為「菊節」、「金節」。

南北朝時 ,由於荊楚一帶,人們不約而同的在此日「藉野飲宴」-----如現在的所謂「野餐」,後來蔚成風氣,所以有人也就把它稱為「野餐節」。

而最著名的故事,乃是東漢時代的一段道家傳說-----桓景登山避難,於是,後人又以這個日子為「登高避難節」,簡稱「登高節」,而風雅一點的稱之為「登賞節」。

唐朝德宗時,曾規定以「二朔」、「上己」、「九月九」,為歲時三令節,從此「重陽節」的紀念活動,又更普及全國。德宗為鼓勵人民講武習射,鍛鍊騎術,再規定九月九日接回出嫁的女兒歸寧團敘,習俗相沿,遂指定這天為「女兒節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流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